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图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电源模块四大核心部分,它们协同工作实现特定功能。以下是详细解析:
-
处理器
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常见类型包括微控制器(MCU)和微处理器(MPU)。例如ARM Cortex-M系列专为低功耗场景设计。 -
存储器
分为易失性(如RAM)和非易失性(如Flash)两类。RAM用于临时存储运行数据,Flash则保存固件和长期配置信息,容量选择需根据应用需求调整。 -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如传感器、按键)采集外部信号,输出设备(如显示屏、电机驱动器)执行操作。接口标准包括GPIO、UART等,确保与外部环境交互。 -
电源模块
提供稳定电压,通常集成DC-DC转换器或LDO稳压电路。低功耗设计需考虑休眠模式与动态电压调节技术。
总结:理解硬件组成图有助于优化系统设计,选择组件时需平衡性能、功耗和成本。实际开发中还需关注电路布局与信号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