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籍号采用19位字符的终身唯一编码,由学生身份证号+学段代码+入学年份三部分构成。该编码实现跨地区升学无缝衔接,并杜绝虚假学籍问题,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基础。
-
编码结构解析
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精确到县级),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7位性别标识),第18位为校验码。后3位扩展位中:第19位学段代码(1幼儿园/2小学/3初中/4高中等),20-21位为入学年份末两位。 -
核心管理功能
- 电子学籍档案自动关联,转学时扫码即可完成学籍迁移
- 国家平台实时核验,冒名顶替入学行为将被系统拦截
- 教育经费拨付、营养改善计划等均以学籍号为执行依据
-
家长注意事项
小学一年级新生需在入学1个月内完成学籍注册,若发现重号需立即联系学校修改。义务教育阶段学籍号变更必须经省级教育部门审批,高中阶段可申请省内转学籍。
全国统一学籍号已覆盖2.8亿学生,家长可通过学校或省级学籍管理系统查询。特别注意:跨省转学需提前30日办理电子学籍转移手续,避免影响升学考试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