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和日产正式宣布启动合并谈判,计划通过成立控股公司实现深度整合,目标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年销量超800万辆,并设定30万亿日元合并销售额目标。此次合并旨在应对电动化转型压力,整合研发资源,保留各自品牌的同时实现平台共通化,三菱汽车也可能参与其中,最终协议拟于2025年6月达成。
-
合并结构与时间表
双方将以共同出资成立控股公司的方式合并,本田持股过半并主导董事会,控股公司计划2026年8月上市,届时本田和日产将退市。三菱汽车将于2025年1月底前决定是否加入,若参与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 -
战略目标与协同效应
合并后集团瞄准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重点整合电动化、软件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通过共享平台降低成本。双方保留品牌独立性,但计划在工厂生产、混动车供应等领域互补,以应对特斯拉和中国车企的竞争压力。 -
行业背景与挑战
日本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转型迟缓,日产因销量下滑已裁员9000人,本田利润同比大跌62%。合并被视为“抱团取暖”之举,但前日产董事长戈恩质疑业务互补性,认为协同效应有限。市场反应分化,日产股价大涨而本田一度下跌。 -
潜在影响与不确定性
若成功整合,新集团将仅次于丰田和大众,但谈判仍存变数:本田以日产业绩“V型复苏”为条件,且双方需在持股比例、管理层架构等细节达成一致。三菱的最终决定及雷诺的态度也可能影响进程。
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度洗牌,此次合并能否重塑竞争格局,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技术共享。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或可期待更高效的电动车型与创新服务,但短期内需关注整合过程中的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