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包装车间常见的危险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综合多个来源整理而成:
一、火灾风险
-
电气线路隐患
-
未套管保护、绝缘不良或屏护缺失,易引发短路火花。
-
控制措施:导线穿管保护,定期检查配电箱及电源开关周围可燃物,配备灭火器及消防栓。
-
-
动火作业风险
-
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未清理现场可燃物或未配备防火措施,易引发火灾。
-
控制措施:动火前审批、清理现场、配备灭火器及消防器材,设置监护人。
-
-
设备故障
-
转位机、编组机等设备防护网损坏或短路保护失效,可能引发火灾。
-
控制措施:定期检查设备防护装置,安装短路保护装置,确保设备维护保养。
-
二、机械伤害风险
-
设备运行异常
-
转位机、升降机等设备防护栏损坏或安全光电开关失效,易导致人员卷入。
-
控制措施:安装防护网、安全光电开关,定期维护设备,操作人员佩戴防护用品。
-
-
高处作业风险
-
脚手架搭建不规范、防护措施缺失或恶劣天气作业,易发生坠落事故。
-
控制措施:规范脚手架搭建,高挂低用,配备防滑鞋、安全带等防护用品,恶劣天气停止作业。
-
三、中毒窒息风险
-
密闭空间作业
-
车间通风不良导致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积聚,易引发中毒。
-
控制措施:保持车间通风,密闭空间作业前检测气体浓度,配备防毒面具及应急救援设备。
-
-
化学品使用风险
-
天那水、胶水等化学品存放不当或泄漏,可能引发中毒。
-
控制措施:化学品分类存放,远离热源及火源,配备防毒面具及消防器材。
-
四、其他风险
-
物体打击风险
-
脚手架材料坠落、工具未装入工具袋等,易导致人员受伤。
-
控制措施:规范材料堆放,工具使用后装入工具袋,高处作业设置警戒区。
-
-
触电风险
-
电气设备漏电、未接地或违规操作,易引发触电事故。
-
控制措施:设备安装接地线,定期检查绝缘性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
五、管理措施
-
制度规范
- 制定动火作业、设备维护、安全培训等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
培训教育
- 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培训,定期复训及操作规程考核。
-
隐患排查
- 定期开展设备检查、风险分级评估,及时整改隐患。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包装车间的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