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获得学分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类,涵盖学术、实践、社会服务及创新途径:
-
课程学习与考试
通过系统课程学习、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包括期末考试、平时测验等)是获取学分的核心方式。部分高校将课堂表现、晚自习成绩等纳入平时成绩计算。
-
实践活动与实习
参与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可获学分。例如,企业实习、科研项目、志愿服务(≥60小时)等,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证书、出勤记录)进行审核。
-
学术竞赛与创新成果
获得学科竞赛奖项、发表学术论文、申请软件著作权等创新成果可获学分。例如,高校认可学生独立开发的软件著作权,并在相关课程中给予额外学分。
-
社会服务与社团活动
参加志愿服务(校内外)、社团活动(如学生会、艺术团)等。例如,连续两年参加学生艺术团可获2学分,校外志愿者活动需提供工作时长证明。
-
继续教育与远程学习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如B站指定纪录片)、外出进修等途径学习。例如,观看高校推荐的B站纪录片累计时长可兑换第二课堂学分,省级进修每年超6个月可获12.5分学分。
注意事项 :不同高校对学分获取的具体要求存在差异,需以学校规定为准。例如,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有出勤率要求,或对远程学习平台有指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