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计算公式是测量物质光密度的核心工具,其核心公式为或,其中为透光率,和分别为入射光与透射光强度。 该公式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等领域,通过光吸收特性精准计算溶液浓度,如核酸定量中1 OD260对应单链DNA约33 μg。
-
基础公式与原理
OD值通过透光率的对数计算,反映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例如,核酸定量时需用260 nm波长,而比尔-朗伯定律进一步关联吸光度与摩尔浓度,其中为消光系数,为光程长度。 -
应用场景差异
不同物质需适配特定公式:RNA浓度计算为,而引物合成中1 OD可换算为5 nmol(20 bp长度)。双链DNA因结构差异,1 OD≈50 μg,需注意序列特异性对消光系数的影响。 -
操作要点与误差控制
测量时需校准分光光度计、确保比色皿清洁(标准光程1 cm),并充分混匀样品以避免沉降误差。高OD值(如>1)建议稀释后重测,减少仪器线性偏差。 -
单位换算与实验设计
寡核苷酸订单中,OD可转换为质量(μg)或摩尔数(nmol),例如。PCR实验通常需0.5-1 OD引物,而长片段合成需5-10 OD补偿损耗。
提示: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实验目标选择公式,并验证供应商提供的消光系数。定期校准设备与规范操作是保证OD值准确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