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可以通过调整反馈电阻、更换变压器或使用可调稳压器等方式改变输出电压,其中调整反馈电阻是最常用且经济的方法。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调整反馈电阻
找到电源的反馈电路(通常连接在输出端和PWM芯片之间),通过改变分压电阻的阻值来调整输出电压。例如,增大上拉电阻或减小下拉电阻可提高输出电压,反之则降低。操作时需确保电阻功率足够,避免过热。 -
更换变压器(高频电源适用)
若需大幅调整电压(如12V改24V),可能需要更换变压器绕组比例。需注意原边绕组参数是否匹配,并重新计算开关管和整流二极管的耐压值。 -
外接可调稳压模块
对低压差场景(如5V改3.3V),可在输出端加装LM317等可调稳压器,通过电位器调节电压。此方法简单但效率略低,需注意散热设计。 -
安全与测试要点
- 断电操作,避免短路;
- 修改后先接假负载测试,监测输出电压稳定性;
- 检查关键元件(如电容、二极管)的耐压/电流余量是否足够。
修改完成后建议老化测试2小时以上,确保电源在满负荷下无异常发热或震荡。若原电源设计余量较小,建议优先考虑更换适配型号而非强行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