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最小系统是指在满足嵌入式处理器运行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精简硬件和软件配置实现系统最小化的专用计算平台。其核心定义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
基础构成
包含嵌入式微处理器(如ARM内核)、必要的外围硬件(如晶振、电源管理电路、复位电路)以及系统总线扩展接口,确保处理器能正常运行。
-
核心功能要求
以应用为中心,通过软硬件裁剪技术适配特定功能需求,同时严格限制功耗、体积和成本,满足可靠性要求。
-
与完整系统的区别
不包含操作系统及上层应用,仅提供处理器运行所需的最基础支持。例如STM32最小系统仅含芯片、晶振、电源等必要组件。
-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设备专用功能(如运动追踪、环境监测等)。
总结 :嵌入式最小系统通过精简配置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专用计算,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