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划分为四个时代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时代,其核心特征分别由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驱动,​​每一代都显著提升了运算速度、缩小了体积并拓展了应用场景。从军事科研工具到全民普及的智能设备,计算机的进化彻底重塑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处理方式。

​电子管时代(1946-1958年)​​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ENIAC等早期计算机重达30吨,每秒仅能完成5000次运算,电子管像灯泡般易损,维护成本极高。尽管体积庞大且功耗惊人(150千瓦相当于200户家庭用电),它们仍为导弹轨迹计算等军事任务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晶体管时代(1958-1964年)​​实现了技术跃迁。晶体管体积仅为电子管的1/100,功耗降低90%,使计算机从房间大小缩至衣柜尺寸。IBM7090的运算速度突破每秒50万次,氢弹全模型计算时间从20分钟压缩到1分钟。高级语言的出现让编程不再依赖晦涩的机器码,商业数据处理从此成为可能。

​集成电路时代(1964-1970年)​​催生了计算机的工业化生产。中规模集成电路将数千晶体管集成到芯片上,运算速度跃升至每秒千万次。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多用户共享计算机成为现实,而结构化编程语言则大幅提升了软件开发的效率。此时计算机已渗透至银行、工厂等民用领域。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年至今)​​引发了信息革命。微处理器使计算机微型化,个人电脑价格从数万美元降至千元级。互联网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而每秒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支撑起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等前沿科技。当前,量子计算和生物计算机正引领第五代计算机的探索。

理解计算机的代际演变,不仅能把握技术发展的底层逻辑,更能预见未来智能社会的变革方向。每一次代际跨越都印证了“更小、更快、更强”的科技定律,而驱动这一进程的,始终是人类对计算能力的无限追求。

本文《计算机划分为四个时代》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31397.html

相关推荐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pdf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PDF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百度网盘 :用户可以通过百度网盘获取《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PDF资源。具体链接为: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提取码为:fgbf。 阿里云盘 :另一个获取途径是阿里云盘,提供在线阅读和保存功能。具体链接为:阿里云盘资源链接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如果需要购买正版书籍,可以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官方商城进行购买,该书定价为50元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五大部件工作原理

计算机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可归纳如下: 一、整体工作流程 输入 :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将用户指令和数据输入计算机。 存储 :指令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共同存储于内存(包括高速缓存、RAM和ROM),形成“存储程序”体系。 执行 :控制器按顺序取出指令,进行译码并协调各部件工作: 运算器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存储器存储中间结果和最终数据;

2025-05-12 人工智能

构成计算机的五大核心部件是

‌构成计算机的五大核心部件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它们协同工作完成数据处理任务。 ‌运算器 ‌:负责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如比较判断),是计算机的“计算大脑”。 ‌控制器 ‌:指挥其他部件协调运行,通过解析指令控制操作流程,与运算器共同组成‌中央处理器(CPU) ‌。 ‌存储器 ‌:分为内存(临时存储运行数据)和外存(长期保存文件)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应由哪五个基本部件组成

​​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它们协同工作实现数据处理与交互。 ​​运算器​ ​:负责算术与逻辑运算,如加减乘除和逻辑比较,是数据加工的核心部件。 ​​控制器​ ​:作为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解析指令并协调各部件运行,与运算器共同构成CPU。 ​​存储器​ ​:分为内存(高速存取)和外存(长期存储),用于保存程序与数据,是计算机的“记忆系统”。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包括哪两个部分

计算机系统主要由 硬件系统 和 软件系统 两大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硬件系统 包含计算机的实体组件,如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硬件是计算机执行指令和存储数据的物理基础。 软件系统 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 :如操作系统(管理硬件资源、提供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 :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程序,如办公软件

2025-05-12 人工智能

组成计算机的五个基本部件

计算机的五个基本部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它们协同工作完成数据处理任务。 运算器与控制器(CPU核心) 运算器负责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指挥各部件协调运行,两者通常集成在中央处理器(CPU)中,是计算机的“大脑”。 存储器(数据保存介质) 分为内存(RAM,临时存储)和硬盘(永久存储),内存保障程序高速运行,硬盘长期保存文件与系统。 输入设备(信息接收端) 键盘、鼠标

2025-05-12 人工智能

一台计算机由哪五个基础硬件组成

一台计算机由以下五个基础硬件组成,这些部件共同协作实现数据处理和信息存储功能: 一、中央处理器(CPU) 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运算器 :执行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 控制器 :协调指令执行,包括指令译码、时序控制和寄存器管理; 寄存器组 :临时存储运算结果和指令数据(如累加寄存器、程序计数器)。 二、存储器 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五大部件

​​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五大核心部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和麦克风​ ​,它们是人机交互的桥梁,负责将指令、数据或多媒体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信号。​​键盘​ ​是基础文字输入工具,​​鼠标​ ​提供精准光标控制,​​触摸屏​ ​融合输入与输出功能,​​扫描仪​ ​实现纸质文档数字化,​​麦克风​ ​则捕捉音频信号,共同构成高效输入体系。 ​​键盘​ ​:作为最传统的输入设备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由哪五大部件构成

计算机由以下五大部件构成,基于冯·诺伊曼体系结构设计: 中央处理器(CPU) 核心部件,包含运算器与控制器,负责指令执行、数据处理及系统协调。 存储器 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内存用于临时存储运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外存用于长期保存信息。 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结果展示。 总线系统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有哪四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 核心元件 :电子管 特点 :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运算速度慢,价格昂贵。 - 代表 :ENIAC(1946年)。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核心元件 :晶体管 特点 :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显著提升(每秒数万至300万次)。 - 代表 :IBM 701(1958年)。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通常有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计算机通常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五大部分组成,这五大部件协同工作,构成了现代计算机的核心框架。​​运算器负责逻辑与数学计算,控制器指挥各部件协调运作,存储器保存数据与指令,输入设备接收外部信息,输出设备反馈处理结果​ ​,它们共同实现了计算机的高效运行与数据处理能力。 ​​运算器与控制器​ ​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计算核心”,执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及与或非等逻辑操作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软件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软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固件。 1.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它提供了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基本功能。系统软件通常包括: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如Windows、macOS、Linux等,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并提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五部分组成的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以下五部分组成,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 集成运算器、控制器及寄存器,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减、比较)。 控制器:指挥系统各部件协调工作,包括指令译码与时序控制。 存储器 分为内存储器(如RAM)和外存储器(如硬盘)。 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外存用于长期保存信息。 输入设备 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指令,如键盘、鼠标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为 硬件系统 和 软件系统 ,具体如下: 硬件系统 核心部件 :运算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器(指令指挥)、存储器(内存)、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功能 :提供物理基础,支持数据处理、存储及用户交互。 软件系统 分类 :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核心管理)、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负责资源调度、程序运行环境维护。 应用软件

2025-05-12 人工智能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从古代计算工具到现代智能计算机的演进: 一、古代计算工具(约公元前3000年-1940年) 起源 :人类早期使用结绳计数、石块、贝壳等工具进行简单运算。 重要发展 :17世纪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差分机(1642年),被认为是计算机雏形,但因技术限制未实现。 二、电子管时代(1940年-1958年) 诞生 :1946年ENIAC问世,采用1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起源及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计算工具,而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则以1946年ENIAC问世为标志,其发展经历了机械计算、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五大阶段,彻底重塑了人类文明。 ‌ ‌机械计算时代(17世纪-19世纪) ‌ 早期计算工具如算盘(中国)和安提基特拉机械(古希腊)为雏形。1642年法国帕斯卡发明齿轮式加法器,19世纪英国巴贝奇设计差分机与分析机,首次提出“可编程”概念

2025-05-12 人工智能

中国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史是一部从零起步、自力更生的科技史诗,核心亮点包括:​ ​ ​​1958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诞生​ ​,标志着中国计算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 ​​1964年自主设计的119机​ ​实现每秒5万次运算,助力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计算; ​​龙芯系列CPU​ ​(2002年起)打破国外垄断,终结中国“无芯”历史; ​​超级计算机“天河”“神威”​ ​多次问鼎全球榜首

2025-05-12 人工智能

互联网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1969年起源,20世纪末普及 互联网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起源阶段(1960s-1970s) 冷战背景与ARPANET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应对冷战需求启动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项目,1969年建立全球首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连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等四所高校的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互联网雏形的诞生。 TCP/IP协议的发展 1970年

2025-05-12 人工智能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 特点 :主机是网络的中心,终端围绕中心主机分布,呈分层星型结构。 技术突破 :引入了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直接通信。 意义 :为后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计算机网络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特点 :多台主机互联,形成主机-主机网络。 技术突破

2025-05-12 人工智能

简述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定义及发展阶段可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定义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具备数值计算、逻辑计算及存储记忆功能。其核心特点包括: 硬件组成 :由硬件系统(如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和软件系统(程序)构成,未安装软件时称为裸机。 应用领域 :覆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网络通信、智能家居等,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二、发展阶段

2025-05-12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