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起源,20世纪末普及
互联网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起源阶段(1960s-1970s)
-
冷战背景与ARPANET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应对冷战需求启动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项目,1969年建立全球首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连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等四所高校的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互联网雏形的诞生。
-
TCP/IP协议的发展
1970年,罗伯特·卡恩和维特·卡夫共同开发了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通信的基础,1983年成为全球互联网的标准协议。
二、早期发展阶段(1980s-1990s)
-
协议标准化与网络扩展
1983年,ARPANET分裂为ARPANET和MILNET,同时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技术兴起,推动互联网覆盖范围扩大。
-
万维网的诞生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WWW),1991年推出第一个Web服务器和浏览器,使信息呈现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三、商业化与普及阶段(1990s-2000s)
-
商业化进程
1991年美国CIEA宣布互联网可商用,随后出现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应用,推动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
-
用户规模爆炸
2000年后,互联网用户数以亿计增长,2004年中国正式接入全功能互联网,成为全球第77个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四、新时代发展阶段(2010s-至今)
-
Web 2.0与社交革命
2004年社交媒体兴起,用户生成内容成为主流,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推动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全球化与基础设施升级
2010年后,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40亿,基础设施向5G/6G、物联网(IoT)扩展,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深度整合。
总结
互联网从军事科研起步,逐步发展为全球性信息基础设施,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其发展历程体现了技术创新与商业需求的协同作用,未来将继续推动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