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志愿录取的核心顺序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全省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个人填报的志愿,一旦投档成功则后续志愿自动失效。关键亮点:同分考生按单科成绩排序,志愿填报顺序直接影响录取结果,且退档后无法补投同批次其他志愿。
-
分数优先原则
录取系统优先处理高分考生,位次靠前的考生未完成投档前,位次靠后的考生需等待。例如,600分考生即使将某校填为第5志愿,也比599分考生将该校填为第1志愿更早被检索。 -
志愿顺序决定机会
考生填报的志愿按A、B、C、D等顺序依次检索,若A志愿未满额则直接投档,后续志愿作废。最想去的学校应放在靠前位置,避免“高分低就”或“无效保底”。 -
一轮投档与退档风险
平行志愿仅有一次投档机会,若投档后因专业不服从调剂等原因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建议勾选服从调剂以降低退档风险。 -
同分排序规则
总分相按单科成绩排序:理科为数学、语文、外语;文科为语文、数学、外语。这一规则确保同分考生仍有明确的检索顺序。 -
批次与志愿单位变化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改为“院校专业组”或“专业+院校”模式。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依次录取,每个批次内平行志愿独立投档。
填报志愿时需合理设置“冲稳保”梯度,避免全部填报高分院校导致滑档。关注目标院校专业组的选科要求与历年分数线,确保志愿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