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总数约6000-8000人,录取率不足0.1%,堪称“万里挑一”。其中,清华大学本科新生约3400-3800人(含内地、港澳台及国际学生),北京大学约4000-4300人(含本部与医学部)。关键亮点:① 高考统招占70%,其余通过强基计划、保送等特殊渠道录取;② 北京考生录取率最高(约1%),河南等高考大省竞争最激烈(录取率仅0.03%);③ 分数线普遍需680分以上,部分省份要求全省前50名。
-
招生规模与渠道
清华北大每年本科招生总数稳定,清华大学约3400-3800人,北京大学约4000-4300人。高考统招占比约70%,其余通过强基计划(清华939人、北大842人)、保送生(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259人)、高校专项计划(贫困地区降分录取)等途径录取。港澳台及国际学生占比不足10%。 -
录取难度与竞争
- 极低录取率:全国平均录取率仅0.072%,北京因本地倾斜政策达1%,而河南、贵州等省份低至0.03%。
- 高分要求:多数省份需680分以上,高考大省(如河南)需全省前150名,北京考生则需前400名。
- 学科竞赛优势:数学、物理等竞赛金牌获得者可直接保送,或通过强基计划破格录取。
-
地域差异与政策影响
直辖市(北京、上海)录取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专项计划为农村或贫困地区考生提供降分机会(如直降一本线)。但整体竞争仍激烈,例如河北、山东等省份680分以上考生超千人,清北仅录取约200人。
总结:考上清华北大需顶尖成绩、学科特长或政策支持,录取人数虽看似可观,但实际竞争远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生需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升学路径,如强基计划或竞赛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