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套读会直接影响公务员政审结果,属于政审中的红线问题。根据现行规定,未取得当前教育阶段毕业证时报考更高学历(如中专未毕业读大专、大专未毕业读本科)属于违规套读,其学历不被承认,政审必然不通过。但需注意,自考本科与全日制大专同时进行且无学籍重叠的情况除外,此类合规套读不影响政审。
学历套读的违规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违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中“全日制在校生不得报考自考”的规定;二是导致学历时间重叠,破坏档案的连贯性。政审时会重点核查学籍档案中的入学与毕业时间、成绩单备注等细节,一旦发现套读痕迹,直接判定为“学历造假”或“不当得利”。例如,函授本科要求报考者已取得大专学历,若大专在读期间报考则属违规。
若已存在套读行为,处理方式需分情况:确属违规套读的,应放弃不合规学历,通过成人高考、自考等正规途径重新获取学历;若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误判,可提交学校证明、成绩单等材料申诉,但成功率较低。需特别警惕的是,体制内入职后被发现套读学历,可能面临降级、追责等后果。
合规学历提升需遵循“前置学历优先”原则,避免因套读断送考公机会。建议计划考公者提前规划学历路径,优先选择自考等无学籍重叠的方式,并确保所有学历材料真实可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