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新规实施方案以节地生态安葬推广、数字化殡葬管理、基本殡葬服务保障、移风易俗倡导、联合监管机制建设为核心,通过系统性政策优化殡葬服务体系。新规重点解决资源浪费、传统殡葬观念束缚及行业乱象问题,旨在实现绿色、惠民、文明的殡葬模式转型。
-
节地生态安葬全面推广
- 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覆盖率2025年底前达80%,推行树葬、草坪葬、骨灰撒海等模式,部分地区提供每例1000-3000元生态葬补贴。
- 严格限制传统墓穴占地面积,新建公墓单穴不超过0.5平方米,双穴不超过0.8平方米,旧墓改造需符合节地标准。
-
殡葬服务数字化升级
- 建立全国统一的殡葬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线上预约火化、墓地选购、哀悼服务等15项功能“一网通办”。
- 推广电子墓碑二维码系统,集成逝者生平档案、追思留言等功能,已有27个试点城市完成系统部署。
-
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扩面
- 惠民政策覆盖群体从低保对象扩展至全体居民,包含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础服务免费项目。
- 新增偏远地区流动殡仪服务站建设补贴,确保农村及山区群众享受同等服务标准。
-
移风易俗专项行动
- 禁止殡葬场所焚烧冥币、纸扎等污染行为,推广集体追思会、鲜花祭扫等低碳祭祀方式,2025年清明节前完成全国90%殡仪馆改造。
- 建立红白理事会社区覆盖机制,通过“积分奖励制”引导群众简办丧事,典型案例可获500-2000元文明殡葬奖励。
-
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 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开展殡葬用地核查,严查违规扩建墓园、非法占用耕地行为。
- 实行殡葬服务价格“阳光清单”制度,所有收费项目需在省级平台公示,设立12345殡葬服务专线受理投诉。
该方案通过“疏堵结合”模式平衡传统习俗与现代化需求,预计至2025年将减少殡葬用地40万亩,降低群众殡葬支出60%以上。公众可通过民政部门官网或“智慧殡葬”APP查询属地实施细则,特殊群体可申请个性化殡仪服务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