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申论B类考试包含大作文写作环节,分值占比约40%,要求考生围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主题撰写1200字左右的议论文。大作文重点考察逻辑思维能力、政策理解深度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区分考生能力水平的核心模块。
一、大作文命题特点与要求
- 主题聚焦基层实践:题目常围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B类岗位实际工作场景展开,例如“基层干部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
- 材料分析导向:需结合给定材料提炼观点,要求既能概括材料核心矛盾,又能联系政策文件(如陕西省“十四五”规划相关表述)进行深化。
- 文体明确限制:近年以议论文为主,强调“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要求采用总分总结构,分论点需有数据、案例或政策支撑。
二、高分突破方向
- 框架搭建技巧:
▶ 开头采用“背景描述+核心论点”模式,例如用“陕西省2024年民生十件实事”数据引出主题;
▶ 分论点建议采用“政策依据—现实问题—解决方案”三段式,如结合《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分析社区网格化管理难点。 - 内容深度强化:
▶ 融入陕西本土案例,如引用“铜川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安康市‘321’基层治理模式”等实证;
▶ 引用最新政策文件,如《陕西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三、常见误区预警
- 脱离材料空谈理论:需避免机械套用模板,需从材料中提取3-4个关键矛盾点作为论证基础。
- 对策缺乏可行性:针对基层岗位特性,对策建议要具体可操作,如“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比泛谈“加强部门协作”更具说服力。
- 语言过于学术化:适当使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等专业术语,但需搭配“社区议事厅”“民情日记”等具象化表述平衡可读性。
备考建议:每周至少完成2篇真题限时写作,重点研究2021-2024年陕西申论B类真题,对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补充政策词汇库。考前需掌握3-5套灵活可迁移的论证框架,确保在40分钟内完成高质量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