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本科录取率最低的省份是河南省,仅为37.7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22%。这一数据反映出河南考生面临的严峻竞争:超90万考生争夺约34.3万本科名额,教育资源与人口基数严重失衡。紧随其后的是四川(29.72%)和云南(28.19%),三省共同特点是考生规模庞大但本地优质高校资源稀缺。
-
河南:高考“困难户”的典型代表
河南本科录取率连续多年垫底,2024年37.72%的数据背后是142万考生(全国最高)与不足40%的本科计划匹配度。上海本科率高达71.4%,两地差异凸显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河南本地仅有1所211院校(郑州大学),考生依赖省外高校名额,进一步加剧竞争。 -
四川与云南:西部省份的升学困境
四川本科率不足30%,近90万考生中仅26.2%能读本科,省会成都虽集中优质中学,但全省985录取率仅1.3%。云南则以28.19%的本科率成全国最低,其一本录取率仅8%,偏远地理位置与有限招生名额形成双重制约。 -
人口大省的共性挑战
河南、河北、山东等“山河四省”本科率均低于40%,共同面临考生基数大、复读率高、本地高校少的困境。例如河北88万考生中仅36.4%上本科,而京津沪三地本科率超60%,户籍差异直接决定升学难度。 -
政策与资源的深层影响
高录取率省份(如辽宁71.91%、陕西54.37%)多依赖本地高校密集或人口流出红利,而低录取率省份需应对复读生挤压应届生名额的恶性循环。河南近年严防高考移民,但根源在于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提示:考生需提前规划多元升学路径(如专升本、国际本科),家长可关注户籍政策与异地升学机会。教育公平改革仍需长期推进,以缓解省份间的录取率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