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审计的核心任务是监督公共资金使用、保障政策落实、防范经济风险,其审查内容涵盖财政收支全流程、国有资产管理、重大政策执行三大维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以下是具体审计内容分解:
-
财政预算与决算审计
重点核查各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包括收入是否足额征收、支出是否合规、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是否规范。同步检查决算草案编制质量,揭示虚列支出、调剂科目等违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全周期透明。 -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覆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会议培训费等支出,严控超标准消费。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资金流向,追踪预算绩效目标完成度,推动建立"花钱必问效"的刚性约束机制。 -
税收与非税收入审计
监督税务部门依法征税情况,核查减免税政策执行效果,防止"过头税"或漏征。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项目,重点查处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等乱象。 -
民生与环保专项资金审计
聚焦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资金使用效益,揭露套取补贴、进度滞后等问题。对环境治理资金实施"项目+资金+政策"三维审计,验证生态保护实际成效。 -
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对高铁、水利等工程实行建设期全流程监督,核查招投标合规性、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工程变更合理性,防止损失浪费。引入BIM技术复核工程量,提升投资绩效。 -
国有资产与国企审计
核查行政事业单位房产、设备等资产台账完整性,防止私设"小金库"。对国有企业重点审计并购重组、境外投资等重大决策程序,严控债务风险。 -
经济责任与自然资源审计
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效果,同步开展耕地保护、森林覆盖率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终身追责制度。
提示:审计结果通常通过整改通知书、移送处理书等形式督促纠偏,公众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查阅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了解问题整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