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多地中小学校长因腐败问题接连被查,暴露出教育领域在食堂管理、招生分班、教辅征订等环节的廉政风险。这些案件涉及克扣学生餐费、收受供应商贿赂、违规干预招生等行为,直接损害学生权益,引发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强烈关注。
教育腐败的典型表现
- 食堂贪腐:部分校长通过虚报食材采购、克扣学生伙食费牟利,如抚州南城县泰伯学校原校长黎光明长期侵占留守儿童餐费,甚至以“集体福利”名义掩盖违纪事实。
- 招生特权:违规操作入学名额、分班过程不透明,江西省通过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系统,已逐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 教辅回扣:强制征订高价教辅材料并收取回扣,2024年起江西全面禁止学校推荐教辅,免费提供电子学习资源以切断利益链。
整治措施与成效
- 专项治理:江西省纪委监委开展基础教育领域反腐行动,2024年立案查处106人,包括多名市县教育局长和校长,并建立食材采购全流程追溯机制。
- 制度堵漏:推动“三流合一”监管平台(资金、信息、食材),要求食堂账目公开,接受家长和教师监督。
- 政策感召:部分涉案人员主动投案,如萍乡市安源中学两任校长先后被查,反映出反腐高压态势的震慑力。
教育关乎社会公平底线,江西的案例警示需持续强化监督机制,将反腐深入基层。家长和师生可通过举报平台参与监督,共同守护校园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