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中借贷的英文缩写为“Dr”(Debit/借方)和“Cr”(Credit/贷方),这是国际通用的记账符号,用于标识会计要素的增减方向。关键规则:资产、费用类科目增加记借方(Dr),减少记贷方(Cr);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科目则相反。
-
借贷符号的本质
“Dr”和“Cr”仅是方向标识,无实际词义。例如,银行存款增加记为“Dr: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减少记为“Dr: 应付账款”,体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原则。 -
科目分类与借贷方向
- 资产/费用类:借方(Dr)表增加,贷方(Cr)表减少。如采购原材料借记“Dr: 库存商品”,支付费用借记“Dr: 管理费用”。
- 负债/权益/收入类:贷方(Cr)表增加,借方(Dr)表减少。如收到投资贷记“Cr: 实收资本”,销售收入贷记“Cr: 主营业务收入”。
-
实际应用示例
发放工资时,会计分录为“Dr: 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减少)和“Cr: 现金”(资产减少);销售商品时,借记“Dr: 银行存款”(资产增加),贷记“Cr: 主营业务收入”(收入增加)。
掌握借贷方向需结合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通过练习巩固逻辑。建议多分析实际业务分录,理解资金流动与科目联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