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隐患台账记录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工具,主要用于系统化排查、跟踪和整改隐患,核心内容包括隐患编号、描述、等级、整改措施及责任人等关键要素。
-
隐患基础信息记录
台账需包含唯一编号、发现日期、排查人员及隐患位置等基础信息,确保每条记录可追溯。例如,隐患描述需详细说明具体现象、成因及潜在危害,如“车间A区电线**,存在触电风险”。 -
隐患分类与风险评估
按类型(如设备、电气、消防)和风险等级(重大、一般、轻微)分类,优先处理高风险隐患。例如,化学品泄漏列为“重大隐患”,需立即整改,而标识不清可归为“一般隐患”。 -
整改措施与责任落实
明确整改方案、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如“更换老化电路(责任人:张某,5日内完成)”。定期复查确保措施落地,避免敷衍。
总结:台账记录需动态更新,结合定期排查与员工反馈,形成闭环管理,切实提升企业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