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是保障师生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系统化检查、即时整改和长效管理,可有效预防校园事故。 其核心在于全面覆盖重点区域(如教室、宿舍、食堂)、标准化检查流程(如消防设施、电气线路、食品卫生)、动态跟踪整改效果,最终形成闭环管理。
-
排查范围与重点
覆盖教学楼(检查课桌椅稳固性、消防通道畅通)、宿舍(排查违规电器、门窗安全)、食堂(检查食品留样、卫生许可证)等关键区域,同步关注校园周边交通、围墙护栏等外部隐患。 -
标准化检查流程
采用清单式管理,例如:消防器材是否过期、应急灯是否正常、实验室危化品存储是否合规。需明确责任部门与整改时限,如“电线老化需3日内更换”“瓷砖脱落一周内修复”。 -
动态跟踪与闭环管理
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制”。例如:即时整改电源未关闭问题,限期维修墙体裂缝,并通过“回头看”确保措施落地。定期公开排查进展,鼓励师生反馈,增强透明度。
安全无小事,排查记录的价值在于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防。 学校需定期更新排查标准,结合师生反馈与技术手段(如智能监控),持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