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可能相对不太适合学习工程造价的人群:
一、数学基础薄弱者
原因:
工程造价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包括工程量计算、造价指标分析、成本核算等诸多环节。例如,在计算建筑结构工程量时,需要运用到几何知识来计算各种构件(如梁、板、柱)的体积。如果数学基础差,很难准确地完成这些计算任务。
对于一些复杂的造价软件操作,如广联达等,软件中的很多功能都是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开发的。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理解和运用这些软件功能会比较困难。
举例:在计算一个矩形房间的地面瓷砖铺设面积时,需要先根据房间的长和宽计算出总面积,还要考虑瓷砖的规格和损耗率。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面积计算公式都不熟悉,就很难完成这个简单的造价前期工作。
二、缺乏耐心和细致的人
原因:
工程造价工作要求高度的准确性。一个微小的错误,如在工程量清单中多写或少写一个数字,或者在套用定额时选错了定额子目,都可能导致整个造价结果偏差巨大。例如,在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误差即使是几公斤,对于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工程造价文件(如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文件、结算书等)通常内容繁多,需要逐项核对和检查。缺乏耐心的人很难静下心来仔细审查这些文件,容易遗漏重要的信息。
举例:在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时,需要对照施工图纸,将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都准确计算并列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核对,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耐心,可能会草草了事,导致清单中出现大量错误,给后续的招投标工作带来麻烦。
三、对建筑行业缺乏兴趣者
原因:
工程造价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学习工程造价需要了解建筑构造、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多方面的建筑知识。如果对建筑行业没有兴趣,学习这些相关知识就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
建筑行业的技术和规范在不断更新,例如新的建筑节能标准、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没有兴趣作为动力,很难主动去关注和学习这些新知识,从而难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举例:如果一个人对建筑构造中的各种构件(如墙体的类型、楼板的结构形式)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建筑构造来计算工程量时,就会缺乏积极性,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法。
四、沟通能力差的人
原因:
工程造价工作需要与多个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在项目前期,要和设计单位沟通,了解设计意图,以便准确计算工程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沟通,处理工程变更、签证等事宜;在项目结束后,要和甲方(建设单位)沟通,进行工程结算。
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信息误解,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例如,如果造价人员不能清晰地向施工单位解释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可能会引发纠纷。
举例:在和甲方核对结算工程量时,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计算依据和方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甲方的意见。如果沟通能力差,可能会使结算工作变得复杂和漫长,甚至影响项目的最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