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费师范生需经过 政策了解、志愿填报、资格审核、协议签订、入学培养 5大核心流程。 考生需提前确认省级招生计划,通过高考或专项选拔进入签约环节,毕业后需履行定向就业服务义务。
-
政策确认阶段
每年4-5月关注省级教育厅发布的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明确培养院校、专业及就业地市。重点核查自身是否符合户籍、高考分数、体检等基础条件,部分省份对农村户籍考生有倾斜政策。 -
志愿填报与录取
在高考提前批或本科批填报指定院校的公费师范生专业(通常标注"定向就业")。录取分数线一般低于同校普通专业,但需通过面试或心理测试等附加考核。 -
协议签订环节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考生及监护人需与培养高校、生源地教育局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服务年限(通常6年)、违约赔偿条款及继续深造限制条件。 -
培养与考核管理
在校期间享受"两免一补"(免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但需接受年度考评。部分省份要求寒暑假到定向地区中小学开展实践,计入服务期考核。 -
就业履约要点
毕业时由生源地教育局安排编制内教师岗位,原则上需在乡镇学校服务满期限。服务期内考研需经批准,违约将记入档案并追缴培养费用+违约金。
提示: 各省流程细节差异较大,建议直接咨询当地教育局获取最新报考手册,同时慎重评估长期职业规划与协议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