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的频次根据检查层级和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规定如下:
一、现场巡检
-
装置操作人员
- 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重大生产安全风险)的装置需每1小时巡检一次,建议采用不间断巡检。
-
基层管理人员
- 基层车间直接管理人员(如主任、技术人员)及电气、仪表人员需每天至少进行2次专业现场检查。
二、定期排查
-
基层车间
- 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每周至少组织1次隐患排查,并汇总日常巡检、交接班检查等发现的问题。
-
基层单位(厂级)
- 每月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隐患排查,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
三、季节性/专项排查
-
季度排查 :根据季节特征及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针对性季节性隐患排查。
-
重大活动/节假日 :必须进行专项隐患排查。
-
事故类比排查 :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需及时开展专项隐患排查。
四、其他要求
-
HAZOP分析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装置需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分析。
-
记录管理 :检查记录频次与排查频次一致(如月度排查对应月度记录)。
总结 :隐患排查需结合现场巡检、定期检查、季节性专项及事故类比排查,不同层级和场景有明确频次要求,确保安全风险及时发现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