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象、操作不同
单招补录和征集志愿是两种不同的补充录取方式,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安排
-
征集志愿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进行,通常在 7、8月份 (具体时间因省份和年份略有差异),针对所有批次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开放填报。
-
单招补录
在 9、10月份 进行,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因招生计划未完成或学生放弃报到而产生的空缺。
二、参与对象
-
征集志愿
适用于 所有未录取考生 ,需达到所在省(区、市)该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或符合特定条件。
-
单招补录
仅限 高职院校 ,且通常针对第一次招生中因填报人数不足未招满的专业。
三、操作方式
-
征集志愿
由各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根据发布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操作流程与常规录取一致。
-
单招补录
由院校自主组织,具体流程可能因学校而异,但一般需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主动申请或学校通知填报。
四、院校范围
-
征集志愿
覆盖 所有录取批次 (包括提前批、本科、专科),但部分省份(如河北)已停止此类补录。
-
单招补录
主要针对 高职院校 ,普通本科院校一般不参与。
五、缺额产生原因
-
征集志愿
-
投档人数少于计划;
-
考生因分数未达专业要求或不服从调剂被退档;
-
院校临时增加招生计划。
-
-
单招补录
仅因 考生未到校报到或退学 导致招生计划空缺。
六、注意事项
-
政策差异 :部分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放弃资格不补录”,需关注高校具体规定。
-
志愿填报 :征集志愿竞争激烈,建议结合自身分数和兴趣选择冷门专业;补录专业通常为专科冷门专业,但部分优质专业竞争更激烈。
两者在时间、对象、操作流程和院校范围上均有明显区别,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关注招生信息并合理规划志愿填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