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难度呈现显著地域差异,河南、广东、山东稳居“地狱模式”前三甲,而北京、上海、天津则因教育资源与政策优势位列“简单模式”榜首。 这种差异主要由考生基数、录取比例、试卷难度及高校资源分布综合决定,形成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相对轻松升学”的梯度格局。
-
“地狱模式”三省:内卷巅峰
河南以136万考生、1.1%的985录取率成为全国最难,本地仅1所211高校,复读率超25%。广东76万考生面临2.74%的211录取率,中山大学本地招生比例不足50%。山东考生基数庞大(100万),优质高校资源稀缺,竞争从高考延伸至考研、考公等领域。 -
“困难模式”省份:资源与压力的拉锯战
河北、四川、安徽等省考生基数大(如河北88万),但省内顶尖高校少,依赖外省名额。江苏虽教育资源丰富,但数学卷难度全国闻名,均分比全国卷低15分。浙江因新高考改革催生“综合素质内卷”,课外竞赛投入加剧竞争。 -
“简单模式”地区:政策与资源的双重红利
北京、上海、天津凭借户籍壁垒和高校密集优势,清北录取率是河南的20倍。西藏、青海受益于少数民族政策,本科上线率超40%,考生基数不足6万,竞争压力最小。
提示: 高考难度动态受政策与人口影响,如湖北因高校外招比例增加或跻身新晋“黑马”。考生需结合本省特点早规划,善用异地高考等政策突破资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