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近20年来中国旱灾最严重的一年,尤其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遭遇了10年来最极端的干旱,导致147.79万人饮水困难、460万亩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69.81亿元。这场旱灾的规模与影响远超其他年份,成为继2010-2011年百年大旱后最严重的干旱事件。
- 区域性集中爆发:云南旱情最为突出,100条河道断流、180座水库干涸,普洱、玉溪等地甚至面临水源枯竭风险。同期,内蒙古、辽宁等北方省份也出现重度干旱,但受灾程度不及云南。
- 多重因素叠加:2019年降水异常偏少、库塘蓄水不足是主因,加上高温天气持续,导致旱情快速蔓延。云南的干旱从冬春延续至初夏,与东北、华北的夏伏旱形成“南北旱灾并存”局面。
- 经济与社会影响深远:农业损失尤为严重,云南花卉、甘蔗等经济作物大面积减产,农民收入锐减;抗旱投入超5亿元,但仍面临22.8亿元资金缺口,凸显基础设施短板。
- 全球气候背景:2020年全球多地遭遇极端干旱,美国西部、欧洲和南美洲的旱情与中国的干旱同步发生,气候变暖被认为是加剧旱灾的重要推手。
面对旱灾频发,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仍是关键。公众可通过节约用水、关注旱情预警等方式参与减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