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每年仅举行一次,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阶段考试,客观题通常在9月(如2025年为9月13日-14日),主观题在10月(如2025年为10月12日)。 通过客观题后成绩保留两年,可连续报考主观题,最终需两阶段均合格方可取得证书。
-
考试频率与结构
法考实行“一年一考”制度,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开进行。客观题包含两卷选择题,总分300分;主观题侧重案例分析,满分180分。未通过主观题者,次年可直接报考主观题,无需重复客观题。 -
具体考试月份
历年考试时间显示,客观题固定于9月第三或第四周末(2025年提前至9月13日-14日),主观题紧随其后在10月第三周(2025年为10月12日)。时间调整需以司法部公告为准,如疫情等特殊情况可能延期。 -
备考关键节点
- 大纲发布:每年5月公布考试大纲,标注新增考点(如2025年新增“中国式现代化法治保障”)。
- 报名时间:客观题6月报名,主观题9月成绩公布后报名。
- 成绩有效期:客观题成绩两年内有效,需在此期限内通过主观题。
-
考试内容与趋势
客观题涵盖8大学科(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主观题侧重跨学科综合案例分析。近年命题趋势显示,法治思想分值提升,案例长度增加,机考系统支持少数民族语言。
总结:法考时间规律性强,建议考生提前规划,关注大纲变动与报名节点,强化案例分析与时间管理能力,高效利用两年成绩有效期实现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