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中政治理论与常识的分值通常不一致,具体差异因省份和年度政策调整而异,但政治理论的权重近年明显提升。例如部分省份将政治理论单独设模块(如广东、安徽),题量和分值高于常识;而天津等地仍将政治理论融入常识考查,两者分值趋同。关键点在于:政治理论侧重时政与党的创新理论,常识覆盖范围更广但单题分值较低。
分点论述:
-
分值差异的典型表现:多数省份政治理论每题0.8-1分(如国考参考标准),常识每题0.5-0.6分。例如2025年安徽省考政治理论题量增至125道,常识维持20题,总分差距显著。广东新增政治理论模块15题(含多选/判断),而常识仅保留5-10题单选,前者总分更高。
-
考查重点的分化:政治理论聚焦二十大报告、三中全会《决定》等文件,要求精准记忆与分析能力;常识涉及法律、文史等泛知识,更依赖日常积累。例如浙江将政治理论单独命题,分值占比提升至15%,而常识分值压缩至10分以下。
-
动态调整趋势:联考省份近年普遍提高政治理论比重,如山东、四川将常识题量减半,同步增加政治理论题。非联考地区(如天津)仍保持传统模式,两者分值相近但政治题占比超40%。
备考提示:建议优先掌握政治理论高频考点(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最新时政),常识部分可针对性抓法律、省情重点。分值差异意味着策略需因地制宜,考生应结合本省考纲调整复习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