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最新版(2019年修订)是我国规范工程质量的核心法规,明确参建各方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严惩违法行为,重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核心亮点包括:五方责任主体(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终身负责制、强制监理范围扩大、最低保修期细化(如主体结构按设计年限终身保修),以及信息化监管与材料追溯要求。
-
责任体系全面升级
建设单位不得压缩合理工期或暗示降低质量标准,施工单位对偷工减料等行为承担刑事连带责任,监理单位需独立履职并签字确认关键工序。违法转包、分包最高可吊销资质证书。 -
监管覆盖全流程
从施工图审查、材料检测到竣工验收备案,要求留存完整技术档案。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检测须在监督下取样,隐蔽工程未验收不得继续施工。 -
惩罚力度显著加强
建设单位未组织验收即交付使用的,按合同价款2%-4%罚款;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材料的,除返工外还需承担合同价4%罚款,情节严重者终身禁业。 -
技术创新导向
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升质量,明确BIM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要求,建立材料设备源头追溯机制,杜绝“三无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
民生工程特殊保障
住宅工程保修期严格执行(如防水工程5年),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专业鉴定加固。群众可举报质量缺陷,监管部门须24小时内响应重大事故。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新规通过“责任到人+技术赋能+重罚治乱”组合拳,推动行业从“量”到“质”的转型。建议企业定期开展法规培训,建立内部质量风险清单,避免触碰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