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早期筛查的**孕周是孕11-13⁺⁶周,此时通过联合检测血压、子宫动脉血流、血清标志物(如PLGF、PAPP-A)及孕妇风险因素,可显著提高预测准确性。早期筛查能帮助医生及时干预,降低母婴并发症风险。
1. 为什么选择孕11-13⁺⁶周?
- 胎儿发育关键期:此阶段胎盘形成完成,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子宫动脉阻力指数(UtA-PI)等指标可有效反映胎盘功能异常。
- 血清标志物窗口期: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此阶段浓度变化最具预测价值。
- 干预时间充裕:若筛查高风险,可在孕16周前启动阿司匹林等预防措施,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50%以上。
2. 筛查的核心指标
- 血压监测:孕早期血压≥130/80mmHg需警惕。
- 子宫动脉多普勒:UtA-PI值>95th百分位提示血流灌注不足。
- 血清联合检测:PLGF<0.4MoM或PAPP-A<0.5MoM时风险升高。
- 孕妇病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前次子痫前期史等加权评分。
3. 错过**孕周怎么办?
孕20周前仍可通过补充检测(如sFlt-1/PLGF比值)评估风险,但预测敏感性会下降。孕中晚期需加强血压和尿蛋白监测。
建议所有孕妇在孕11-13周主动完成子痫前期联合筛查,尤其高龄、多胎或合并慢性疾病的孕妇。早发现、早干预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