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科目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核心知识及实践创新课程,旨在培养具备电力设计、自动化控制、设备研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工程等,同时需掌握计算机编程与工程制图等工具技能,并通过实验、实习强化应用能力。
-
数理与通识基础
数学课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为专业分析提供工具;大学物理(电磁学、力学)是理解电气现象的基石。人文课程(如法律、经济学)则培养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感。 -
电工电子与计算机技术
电路理论、模拟/数字电子技术构成专业基础,电磁场理论支撑高压与电力传输研究。计算机课程(C语言、微机原理)助力自动化系统开发,软件工具(MATLAB)用于仿真建模。 -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核心
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继电保护)和高电压技术是强电方向主干课;自动控制原理、PLC编程则聚焦工业自动化,涉及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 -
新兴领域与选修拓展
新能源发电(光伏、风电)、智能电网技术反映行业趋势;选修模块如电力市场、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可针对职业方向深化学习。 -
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金工实习、电力电子课程设计锻炼动手能力;毕业设计需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实习则衔接就业需求。
该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深度与技术应用的平衡,学生需结合兴趣选择细分方向(如电力系统或工业控制),并通过持续学习跟踪技术发展。职业路径覆盖电网、制造业、科研等多领域,扎实的学科基础与实践经验是关键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