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全国天气整体呈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特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东北、江南等地部分区域偏高2~4℃;降水量减少35.6%,但河南、湖北等地局地出现50~80毫米强降水。寒潮过程对农业影响显著,北方冬小麦受益于积雪保温,南方枇杷等经济作物则受冻减产。
- 气温异常偏高:全国平均气温-3.9℃,东北、江南等地升温明显,西藏中部局部偏高4℃。寒潮集中在1月中下旬,新疆、黄淮等地出现剧烈降温,但整体未改变暖冬趋势。
- 降水分布不均:西北、黄淮西部降水偏多3成至4倍,而华南、江南大部偏少3~9成。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等地强降水缓解了前期旱情,但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持续。
- 农业影响分化:北方冬麦区因积雪覆盖和墒情改善利于越冬,南方枇杷幼果期受冻严重,保险赔付超千万元。露天蔬菜局部冻伤,大棚作物通过加固措施有效避险。
- 生活与旅游数据:春节假期低温阴雨影响出行,但自驾游仍成主流。PM2.5浓度优良天数占比达70%,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未来需关注2月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建议农业提前加固设施,公众注意防寒保暖。气象数据对生产生活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定期查阅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