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河北是农业大省,这一结论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佐证:
一、基础条件优势
-
地理与资源禀赋
河北位于华北地区腹地,拥有9000多万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6700万亩,覆盖燕山、太行山、华北平原等多样化地貌类型,具备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
-
粮食生产地位
粮食播种面积长期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达到9429万亩,粮食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重要份额。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棉花等,是京津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二、产业规模与结构
-
综合农业产出
除粮食外,河北的棉花、油料、蔬菜、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014年蔬菜总产量8125.7万吨,肉类总产量468万吨,水产品产量126.4万吨,形成多元化农业产业格局。
-
特色农业发展
推动特优区建设,截至2022年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达10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20个,涵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领域。
三、政策与战略支撑
-
政策导向
省政府将农业视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制定《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行动方案》,目标到2022年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转型。
-
现代化农业体系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同时发展节水农业综合技术,引领农业技术进步。
四、区域协同效应
- 东南部平原地区与京津地区形成紧密的农业供给链,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河北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规模化的产业基础及政策支持,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