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实际增长6.3%),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34:1,粮食产量突破7亿吨创历史新高,但城乡要素流动障碍、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仍需突破。
-
收入与民生持续改善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跑赢城镇居民,2025年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4万元。农村公路、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13万公里新建改建和94%,快递服务覆盖95%以上建制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至75%,民生短板加速补齐。 -
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双驱动
2024年粮食总产首次迈上7亿吨台阶,小麦、玉米单产增幅显著。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乡村休闲旅游、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但农业科技转化率低、产业链短仍是制约因素。 -
城乡融合深化与挑战并存
户籍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资源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但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未完全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仍存,需进一步破除制度性障碍。 -
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新质生产力加速渗透农村经济,金融支农、数字技术应用等举措逐步落地,但劳动力素质偏低、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需强化科技赋能与人才培养。
当前,农村经济正从“量增”转向“质升”,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需通过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城乡从“互补”迈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