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结束后,我国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但“三农”工作仍将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推进。关键成果包括:粮食安全屏障全面筑牢、乡村产业体系完成升级、农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数字化治理覆盖率达95%以上。
-
农业现代化全面实现
农业生产机械化率突破80%,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生物育种技术覆盖主粮产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超65%,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县域全覆盖,无人机植保、物联网监测成为标配。 -
乡村产业三产融合成型
全国形成20个千亿级特色农业集群,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8亿人次。冷链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电商村村通工程让优质农产品直连城市餐桌。 -
人居环境根本性改善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生活污水治理率85%,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数字乡村服务站提供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治理体系深度转型
"党建+数字化"治理模式全面推广,村民议事直播平台普及应用。新型职业农民超5000万人,乡贤返乡创业政策持续释放红利,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机制成熟运转。
乡村振兴战略收官不是终点,而是城乡共同富裕的新起点。未来将重点破解县域经济薄弱环节,推动"数商兴农"深化发展,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建议持续关注乡村文旅融合、碳中和村庄建设等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