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在中考中的占比情况如下:常见物质约占25%;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约占30%;物质的变化约占15%;化学、技术与社会约占10%;化学实验约20%,且试卷题目难度简单:较难:很难为 8:1:1,靠背就能拿下的分数有40分。
一、常见物质(25%)
常见物质的考查是初三化学的重要部分,像空气、氧气、水、碳及其化合物、金属、酸、碱、盐等。空气这部分,需要掌握其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性质和用途,例如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保护气;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等。对于氧气,要清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与硫、木炭、铁丝等的反应现象和原理。水相关知识点有水的组成、净化、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及软化方法等。碳及其化合物中,要了解碳单质的性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等。金属部分,要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的概念及性质,金属的冶炼、防锈等。酸、碱、盐是重点和难点,要知道酸碱盐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酸碱盐物质,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二、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0%)
这部分主要围绕物质的微观构成展开。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要理解元素的概念,会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要掌握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要理解分子的概念和性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要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还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物质的变化(15%)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要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要根据反应的特点准确判断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要理解氧化和还原的概念,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会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四、化学、技术与社会(10%)
这部分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要了解化学在能源、材料、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例如,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如化石燃料、新能源等;认识新型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的防治等。还要关注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化学实验(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熟悉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量筒、滴管、酒精灯等。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加热、过滤、蒸发、蒸馏等。要理解化学实验的设计和评价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的优缺点。还要掌握一些重要实验的现象、原理和结论,如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燃烧,铁的冶炼等。
初三化学知识点在中考中各部分占比较为合理,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既有微观的理论知识,也有宏观的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学生在复习时要全面把握,重点突破,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