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严格
CNAS评审的严格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具体要求如下:
一、认证体系要求
-
管理体系规范
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文件控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及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检测/校准活动符合CNAS标准。
-
独立法人要求
实验室需为独立法人,企业内部质控实验室无法申请CNAS认证。
二、技术能力评估
-
设备与方法
需配备高精尖检测设备,并通过能力验证和比对测试,确保设备校准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
人员资质
技术负责人需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备丰富领域技术经验;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满足数量要求。
三、文件与记录管理
-
材料完整性
需提交详细的技术文件、质量控制记录、人员培训证明等,所有文件需逻辑清晰、数据详实。
-
追溯性要求
实验数据需可追溯,原始记录需与分析报告严格对应。
四、评审流程特点
-
周期长、耗时久
整个认证过程包括意向申请、现场评审、整改及复评审,通常需1-2年完成。
-
多环节严格把关
从文件审查到现场操作评估,再到整改跟踪,每个环节都有专家团队进行细致检查。
五、后续监督机制
-
定期复评审 :初次认可后1年内进行首次监督评审,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定期复审。
-
不达标整改 :若发现体系漏洞或技术问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重新评审。
总结
CNAS评审通过制度、技术、人员等多维度设限,确保实验室具备国际认可的高水平检测/校准能力。未达要求的实验室可能面临认证失败或处罚风险,因此需提前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