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
关于新高考志愿填报中可填报的学校数量,需根据所在省份的志愿设置规则及批次类型综合判断,具体说明如下:
一、志愿设置模式
-
院校专业组模式
新高考普遍采用“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1个志愿对应1所院校+1个专业,考生需为每个专业组填报志愿。 - 志愿数量 :本科阶段通常为40-96个志愿,专科阶段为20-60个志愿,具体由各省根据招生计划确定。
-
院校模式
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仍采用“院校+专业”模式,1个志愿对应1所院校+5-6个专业,考生需为每个院校填报多个专业志愿。
二、可填报学校数量范围
-
志愿组内院校数量
-
本科阶段 :多数省份可填报40-96个院校志愿,例如辽宁、河北等省份提供96个志愿,浙江提供80个志愿,江苏、福建等省份仅40个志愿。
-
专科阶段 :通常为20-60个院校志愿,具体因省份而异。
-
-
总志愿数量
部分省份总志愿数可达112个(如广西),而部分省份仅45个(如内蒙古)。考生需关注本省《招生计划手册》中的具体设置。
三、填报策略建议
-
分数段分配
-
第一志愿建议填报略高于成绩的院校(如排名比实际分数高500名左右),第二、三志愿为中等分数匹配院校,第四志愿可适当降低。
-
若选择服从调剂,需注意专业调剂可能导致的录取结果变化。
-
-
参考位次而非分数
建议以全省排名而非绝对分数填报志愿,避免因分数波动影响录取。
-
关注批次差异
提前录取、本科、专科等批次的志愿设置可能不同,需仔细阅读招生计划。
四、特别说明
-
平行志愿规则 :同一批次内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专业志愿遵循顺位匹配原则。
-
选科限制 :部分专业对考生选科有要求,需提前确认符合条件。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分数、位次及专业偏好,参考本省《招生计划手册》及历年录取数据,制定科学填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