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需在6月27日至7月1日完成首次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模式,考生最多可填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组内选6个专业并可勾选服从调剂,重点关注"冲稳保"梯度策略。
考生需提前登录省招办指定系统,凭准考证号(14位报名号)和初始密码(身份证号)实名验证,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志愿设置与规则方面,普通类设本科提前批(含A、B段)、本科批、专科提前批和专科批,其中本科批可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组6个专业;艺术类和体育类分别设置1个平行志愿组,艺术类最多报20组,体育类20组。录取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机制,未服从调剂或分数不足可能直接退档,建议勾选调剂并选择“保底”院校兜底。
填报流程分两阶段:首次在成绩公布后登录系统,按“冲、稳、保”梯度填写志愿,优先冲往年略高位次院校,中间选分数匹配的,末尾稳守保底院校;第二次在首次录取结束后参与征集志愿。需注意批次限制,如艺术类和体育类不能兼报普通类,但普通类可报考“双培”“外培”等专项计划。材料准备需研读招生简章确认选考科目要求,避免遗漏单科成绩、体检限制等硬性条件。策略建议优先按职业规划选专业,若目标模糊则选综合实力强的院校;可利用AI测试工具分析性格与专业匹配度,对比往年位次数据缩小目标范围。提交前务必核对批次、院校代码及专业名称,确认无误后保存提交,逾期无法修改,部分省份允许有限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