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月、季夏、伏月
古人农历六月的别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涵盖自然特征、节气特点及民俗文化:
-
荷月/莲月
因六月荷花盛开,江南地区以六月二十四为观莲节,故称“荷月”或“莲月”,象征荷花傲立的高洁品格。
-
季夏/暑月
夏季分孟夏、盛夏、季夏,六月为末期,故称“季夏”或“暑月”,代表夏季最热时段(小暑、大暑在六月)。
-
伏月
三伏天中头伏、中伏多在六月,因酷热难耐得名,民间有“三伏当中逢炎热”之说。
-
焦月/烦暑
高温炙烤使万物渐焦,或因闷热潮湿引发烦躁,故称“焦月”或“烦暑”,体现气候特征。
-
未月
太阳运行至鹑火(夏季末段),古人以地支命名月份,六月对应“未月”。
其他补充 :部分文献提到“精阳”“且月”等别称,但使用频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