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通常对应阳历的7月至8月,但具体日期因年份而异,需结合农历与阳历的转换表确认。这一月份在传统中被称为“季夏”或“伏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具有独特的节气特征和文化意义。
-
时间范围与变异性
农历六月是农历年的第六个月,由于农历以月相周期计算,与阳历(公历)存在约11天的差异,因此每年对应的阳历日期不固定。例如,2023年农历六月跨阳历7月18日至8月15日,而其他年份可能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
别称与季节特征
农历六月别称“季夏”“暮夏”,反映夏季尾声的气候特点。此时北半球进入炎热时段,包含“小暑”“大暑”等节气,部分地区正值“三伏天”,是传统农耕文化中重要的农忙或避暑节点。 -
大小月区分
农历六月可能是29天(小月)或30天(大月),取决于朔望月周期。例如2023年为29天的小月,而某些年份可能为大月,需通过农历历法具体查询。
农历六月作为夏季的收尾月份,其阳历对应时间、节气习俗及大小月规律均体现了中国传统历法的智慧。若需精准查询某年日期,建议参考当年农历阳历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