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一至初七迎什么神? 中国传统春节的每一天都对应着不同的神祇迎接仪式,初一迎财神祈求财运亨通,初二敬财神或土地公保佑家宅平安,初三接灶神守护家庭和睦,初四迎五路财神或医圣广纳财源与健康,初五破五接偏财神驱邪招财,初六清水祖师或观音诞慈悲护佑,初七“人日”迎人类始祖祈福长寿。这些习俗凝聚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与敬畏之心。
- 初一迎财神:开门炮仗后,祭拜财神象征新年财源滚滚,北方常见“迎喜神”习俗,南方则侧重祭拜弥勒佛或原始天尊。
- 初二敬财神或土地公:部分地区专拜财神庙,另一些地方则祭祀土地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初三接灶神:灶王爷回归人间,祭拜以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传统家庭会焚香供奉甜食。
- 初四迎五路财神或医圣:商家多在此日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图吉利;民间也有祭拜医圣孙真人的习俗。
- 初五破五接偏财神:赵公明(武财神)最受尊崇,放鞭炮、扫晦气,寓意“赶五穷”,招偏财进宅。
- 初六清水祖师或观音诞:部分地方祭拜清水祖师驱灾,或供奉观音菩萨祈求慈悲庇佑。
- 初七“人日”:不迎神而庆人类诞辰,吃七宝羹、戴人胜,寄托健康长寿之愿。
这些迎神习俗虽因地域略有差异,但核心都是通过仪式传递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望。不妨在春节假期里,体验这些传统,感受千年文化的温度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