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规范对工程量的规定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依据,强调统一性、准确性和市场化导向,其核心亮点包括: 强制性项目编码与计量规则确保全国统一标准;综合单价涵盖全费用简化计价流程;动态调整机制应对市场波动;BIM技术应用提升计算精度。** 以下从关键维度展开解析:
-
工程量计算规则
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计算,钢筋按中心线长度计量,混凝土构件区分内外墙类型。特殊工艺(如拆除重建)需单独说明计算逻辑,避免争议。2024版新增装配式构件列项,合并同类子目减少冗余。 -
清单编制与分类
采用“项目编码+名称+单位+工程量”四统一结构,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其他费用分类编制。措施费(如模板工程)从原措施项调整至主体结构,实行总价包干,强化承包人责任。 -
风险分担与调整
物价波动超约定幅度可重新协商单价,不可抗力损失按责任划分(发包人承担永久工程损失)。施工过程结算支付比例不低于90%,竣工结算以过程文件为准,缓解资金压力。 -
技术创新与数据应用
BIM模型需达到LOD300深度用于工程量提取,电子传输凭证(如邮件、微信记录)纳入结算依据。鼓励企业建立造价数据库,结合AI分析历史数据优化报价。
清单计价规范通过标准化与市场化结合,推动工程造价从静态定额向动态定价转型。 企业需关注2024版对绿色施工、数字化工具的要求,提升风险管控与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