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属于提前批次吗

高校专项计划属于提前批次录取。这是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而设立的一项政策,主要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旨在帮助他们进入重点高校接受优质教育。高校专项计划在高考提前批录取阶段完成,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校专项计划有以下特点:

  1. 招生对象:主要面向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学生,重点招收农村学生。
  2. 录取方式:考生需单独填报志愿,依据高考成绩和志愿进行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3. 时间安排:高校专项计划的报名和录取通常在高考提前批录取阶段完成,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报名材料并完成相关流程。
  4. 政策支持: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中央部门高校还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给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了更多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是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向的考生需关注报名时间、条件和流程,确保顺利报名和录取。

本文《高校专项属于提前批次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14711.html

相关推荐

高校专项计划在哪个批次

​​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录取,实行单独志愿、单独投档,在普通本科批次前完成。该计划定向招收农村学生,要求考生户籍在实施区域且连续3年、学籍连续3年并实际就读,高考成绩不低于相关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线。​ ​ 高校专项计划属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之一,与地方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共同构成农村及脱贫地区学生升学支持体系。其招生院校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主,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双一流大学,专业涵盖理工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是一本还是二本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这项计划属于提前批录取 ,录取分数线要求达到一本线 。以下是具体说明: 1. 高校专项计划的定义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实施的一项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 2. 录取批次 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安排在高考提前批录取 ,录取工作在普通本科批次之前完成。考生需单独填报志愿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计划是哪一批次

​​高校专项计划通常在本科提前批或本科一批之前录取,具体批次因省份而异,主要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需单独报名并通过审核。​ ​ ​​批次安排差异​ ​:多数省份将高校专项计划列入“本科提前批”或“特殊类型批次”,少数地区可能合并至本科一批。例如,河南、河北在本科一批前单独录取,而江苏则将其纳入“特殊类型招生”。考生需查阅本省考试院发布的当年招生目录确认具体批次。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填在哪个批次

​​高校专项计划填报批次因地区政策而异,但普遍安排在特殊类型批次或本科提前批,需注意与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区分。​ ​ 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主要面向农村户籍学生,其志愿填报批次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类地区单独设置“特殊类型批”或“高校专项批”,如山东省安排在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安徽省设为普通本科批B段;第二类地区纳入本科提前批,如广西将高校专项安排在特殊类型批,与国家专项分列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成绩一定要真实吗

高校专项成绩必须真实,任何虚假信息将直接影响考生资格审核和录取结果 。以下是具体原因和影响: 1. 政策要求明确 高校专项计划是为促进教育公平、帮助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进入优质高校而设立的政策。申请者需满足严格的条件,包括真实有效的户籍、学籍和成绩信息。根据政策规定,考生需提供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学籍证明,并符合实际就读要求。任何伪造或篡改的成绩、学籍或户籍信息都将被视为不符合条件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属于哪一批次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属于本科二批次招生,部分省份将其划入提前批或特殊类型批次,具体以各省教育考试院规定为准。​ ​该计划是国家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的升学优惠政策,通过降分录取、单独投档等方式增加重点高校入学机会,但考生需满足户籍、学籍等硬性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的批次归属因省份而异。河北、广东等地明确将其纳入本科提前批C段或特殊类型批,而湖南、甘肃等省份则设单独志愿栏或安排在普通本科批B段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录取后可以不去吗

​​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后可以不去,但会面临严重后果,包括永久失去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影响个人诚信记录等。​ ​ 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后,考生并非必须入学,但主动放弃将触发多重限制。高校专项计划针对农村及贫困地区学生,是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专项政策,录取后放弃行为会被记入考生档案,并直接取消未来三年所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包括国家专项、地方专项等,个别高校甚至规定永久禁报。部分省份如贵州、陕西等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录取了一定要去吗

​​高校专项计划被录取后原则上必须入学,放弃将面临专项禁报、影响普通批次录取等后果,且部分高校存在“锁档”机制,因此需谨慎对待录取结果。​ ​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面向农村学生的高考优惠政策,但一旦被录取,考生必须按流程入学。如果放弃录取资格,将永久失去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同时档案可能被通报省级招考部门,影响后续批次投档。例如,部分985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限制往届考生再次报考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影响一本录取吗

​​高校专项计划不影响本科一批录取,但若被专项计划录取则自动退出本科一批次。​ ​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农村及贫困地区考生提供降分录取机会(通常优惠30-60分),且录取批次安排在提前批与本科批之间,未录取考生可继续参与普通批投档。 ​​录取批次独立​ ​ 高校专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之后、本科普通批之前完成投档,属于单独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档案会自动进入后续批次,不影响一本志愿的正常录取流程。

2025-05-15 高考

高校专项不服从调剂影响录取吗

高校专项计划中,不服从调剂不会直接影响录取,但可能导致考生被退档。具体影响取决于所报考高校的规定。如果高校明确表示“进档不退档”,即使不服从调剂,考生仍可能被录取至其他专业。但如果高校未承诺“进档不退档”,考生可能因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失去该批次录取机会。 1. 高校专项计划简介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而推出的政策,主要面向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的农村学生

2025-05-15 高考

平行志愿的正确顺序

​​平行志愿的正确顺序应遵循“冲稳保”原则:将最想冲刺的高分院校放在前面,录取概率适中的院校放在中间,保底院校放在确保分数最大化利用且不滑档。​ ​ 填报时,建议将6-8个志愿分为三档:前1-2个选择往年录取线略高于自身分数的“冲刺院校”,中间3-4个选择录取线与分数匹配的“稳妥院校”,最后1-2个选择低于自身分数10-20分的“保底院校”。院校顺序直接影响投档结果,系统会按填报顺序依次检索

2025-05-15 高考

平行志愿还有第一第二志愿吗

​​平行志愿没有第一、第二志愿之分,所有志愿都是平行关系,但填报顺序影响录取结果。考生需按照“冲、稳、保”原则合理安排学校梯度,避免因顺序失误错失理想院校。​ ​ ​​平行志愿的基本概念​ ​:平行志愿模式下,同一批次内的多个院校均为平行关系,录取时系统会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检索志愿,一旦符合某校投档条件即被提档,后续志愿自动失效。这一机制确保高分考生优先被检索

2025-05-15 高考

平行志愿录取先后次序

‌平行志愿录取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 ‌:‌分数高的考生优先检索其全部志愿 ‌,‌每个志愿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投档后不再检索后续志愿 ‌。以下是具体规则解析: ‌分数排序定优先级 ‌ 所有考生按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系统优先检索高分考生的志愿表。例如680分考生全部志愿检索完毕后,才会处理679分考生的志愿。 ‌志愿顺序影响录取 ‌ 对单个考生而言

2025-05-15 高考

8个志愿有录取顺序吗

高考志愿填报时,8个志愿的录取顺序取决于所采用的志愿模式。平行志愿模式下,志愿之间没有先后顺序,录取主要依据考生的分数(位次)和志愿顺序;而顺序志愿模式下,志愿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录取时依次检索每个志愿。了解志愿模式及其规则对科学填报志愿至关重要。 平行志愿规则 分数优先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的录取顺序由其高考成绩决定,分数高的考生优先检索。 遵循志愿 :在检索到符合分数的考生后

2025-05-15 高考

平行志愿大学录取顺序

​​平行志愿大学录取顺序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通过分数排序决定检索先后,按志愿逻辑顺序依次匹配院校专业组,且每名考生仅有一次投档机会。​ ​ 平行志愿的核心是​​“分数优先”​ ​,即所有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队,同分者再按单科成绩(文史类: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理工类:数学>理综>语文>外语)排序。高分考生档案优先进入检索流程,确保成绩优势转化为录取优先级

2025-05-15 高考

高中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高中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核心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大幅降低考生落榜风险​ ​,​​允许同时填报多个志愿学校​ ​,​​按分数高低依次投档​ ​。 ​​分数优先​ ​:全省考生按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高分者优先投档。同分时,依次比较单科成绩(如语文、数学等)确定位次。 ​​遵循志愿​ ​:投档时从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开始依次检索,​​符合条件即投档​ ​,后续志愿作废

2025-05-15 高考

新高考一个志愿能填几个专业组

‌新高考模式下,一个志愿通常可填报多个专业组,具体数量因省份政策而异,一般可填 ‌4-6个专业组‌。考生需注意不同院校对专业组数量可能设限,且需符合选科要求。 ‌ ‌各省政策差异 ‌ 新高考改革省份(如广东、江苏)通常允许填报4-6个专业组,但需以本省考试院发布为准。例如,广东省规定每个院校志愿下设6个专业组,而河北省则允许填报5个。 ‌院校自主限制 ‌ 部分高校会自行设定专业组填报上限

2025-05-15 高考

40个志愿1个专业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中,“40个志愿1个专业”指考生可在40个院校专业组内选择目标专业,通过精准匹配选科和梯度策略提升录取率。​ ​ 填报时需重点关注四方面:首先明确院校专业组的选科要求,确保自身选科符合才能报考。例如某医学专业组要求“物理+化学”,不符则无法填报。其次利用“冲稳保”策略,前10-15个志愿选择略高于自身成绩的专业组冲刺,中间20个匹配当前成绩的志愿兜底

2025-05-15 高考

新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学校

新高考志愿填报允许考生根据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填报一定数量的志愿学校。例如,某些省份实行“平行志愿”模式,允许考生填报多个志愿学校,具体数量因批次而异,一般在6至12个志愿之间。 1. 平行志愿模式 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多个志愿学校,这些学校在录取时“地位相等”。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系统会根据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然后依次检索其填报的志愿学校

2025-05-15 高考

高考志愿填报填几个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时,每个学校通常可填4-6个专业,具体数量因省份和批次而异​ ​。​​新高考地区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每组可填6个专业;传统省份则直接填报6个专业志愿​ ​。​​关键技巧是填满专业志愿并合理设置梯度,以最大化录取机会​ ​。 ​​地区差异决定填报数量​ ​: 传统高考省份(如河北、四川)一般允许填报6个专业志愿,而新高考地区(如天津、江苏)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

2025-05-1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