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志愿录取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流程,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录取核心原则
-
分数优先
按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优先投档。若分数相同,则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单科成绩、外语成绩及选科成绩。
-
遵循志愿顺序
考生填报的志愿按顺序依次检索,最想去的院校/专业放在前面,增加被录取概率。
-
一次投档
正式投档后不可补充,仅在校未录满时开放征集志愿。
二、志愿填报模式
-
院校专业组模式
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每个专业组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同一院校可设多个专业组,考生可在满足院校志愿的前提下选择更多心仪专业。
-
平行志愿特点
-
志愿并列:无先后顺序,均可能以第一志愿投档;
-
位次优先: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检索考生,先匹配位次再匹配志愿;
-
专业调剂:仅限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调剂,不可跨组。
-
三、录取流程
-
模拟投档
省考试院在正式投档前进行多次模拟,确保数据准确。
-
正式投档
按分数、位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匹配到第一个符合要求的院校/专业组即完成投档。
-
征集志愿
仅在校未录满时开放,考生需关注征集时间并重新填报。
四、注意事项
-
合理排序 :将最想去的院校/专业放在志愿前列;
-
了解专业组 :选择时需匹配院校专业组要求,避免跨组调剂;
-
冲稳保策略 :采用“冲、稳、保”梯度填报,确保录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