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录取流程主要包括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依据高考成绩和学考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确保选拔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
统一高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采用全国卷或省级命题,每科满分150分。部分省份允许外语多次考试取最高分,数学不再分文理科,突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
学业水平考试(学考)按等级折算
除语数外,考生需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中选考3门(部分省份为“3+1+2”模式),成绩以等级呈现(如A/B/C/D/E),部分高校对特定专业有选科要求,例如理工类专业优先录取物理高分考生。 -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参考
记录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艺术素养、创新能力等表现,由学校审核后上传至省级平台。高校在录取时可能作为专业调剂或同分择优的参考依据,尤其在综合评价招生中权重较高。 -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填报
考生按“院校+专业组”组合填报志愿(如某校“物理组”“历史组”),每组可包含多个专业。投档时按分数优先原则,一次性检索所有志愿,避免传统顺序志愿的滑档风险。 -
多元录取渠道并行
除普通批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特殊类型招生提供提前录取机会,部分高校结合校测成绩或面试表现综合评定,拓宽人才选拔路径。
新高考录取流程通过多元评价和灵活志愿设计,既保障公平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选科要求,合理规划学考和综合素质提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