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理论考试共考2天,分4个单元进行,每单元考试时长为2.5小时,总题量600题,满分600分,360分及格。考试形式为计算机化选择题,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预防等综合内容,通过性考试的特点使其更注重知识广度而非深度竞争。
-
考试时间与单元分配
理论考试通常在9月中旬的周末举行,第一天上午和下午各1个单元,第二天同样安排2个单元。每单元150题,题型包括A1-A4、B1五种,侧重不同学科组合,如第一单元多为基础医学和人文科目,后续单元逐步增加临床科目比重。 -
科目覆盖与分值权重
临床医学(内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占比最高(约65%),基础医学(生理、病理等)和人文预防(法规、伦理等)各占约15%-20%。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产儿科为高频高分模块,建议优先复习。 -
备考策略与效率提升
由于考试范围广但难度适中,刷题为主、口诀辅助是高效方法。近5年真题反复练习可覆盖60%以上考点,结合分科突破(如消化系统、传染病等)能快速提分。考前1个月集中攻克人文预防等记忆型内容。 -
考试注意事项
计算机化考试需注意时间分配(每题约50秒),跳转题型后不可返回修改答案。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提前熟悉考场位置,避免因迟到或缺件影响发挥。
执业医师理论考试虽跨度2天,但核心在于系统性规划复习重点与应试技巧。合理分配各单元备考精力,尤其抓住临床科目和易提分模块,通过考试并非难事。建议考生结合自身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复习计划,确保一次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