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省情常识题目涵盖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核心内容,关键亮点包括: “表里山河”的地形特征、“华夏文明摇篮”的历史地位、“煤海”能源优势、“晋商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十大产业链”的现代转型。以下分点解析高频考点:
-
地理与气候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445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80%以上),东北高西南低,五台山叶斗峰(3061米)为华北最高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夏季,南北温差显著。 -
历史与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尧舜禹均曾建都于此,春秋晋国为“五霸”之一,战国“三家分晋”奠定“三晋”之名。现存宋辽金以前古建筑占全国70%以上,拥有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3处世界遗产。晋商文化、戏曲(四大梆子)、佛教圣地(五台山)为特色文化符号。 -
经济与产业
传统支柱产业为煤、焦、冶、电,煤炭储量占全国20%,被誉为“煤海”。现代重点培育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等十大产业链,2024年GDP达2.55万亿元。同时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电力市场化改革全国领先。 -
行政区划与资源
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矿产资源丰富,煤层气、铝土矿等5种矿产储量全国第一。汾河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被誉为“华北水塔”。
总结:掌握山西“地形—历史—能源—转型”主线,结合“三晋”“晋商”“煤海”等关键词,可高效覆盖省情题目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