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应届生考公的核心时间窗口集中在2025年10月至2026年7月,关键机会包括国考、省考联考、选调生及事业单位联考,需优先把握应届生身份优势(如国考67%岗位仅限应届生,竞争比低至30:1)。
-
国考(2025年10月-11月)
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中旬,笔试在11月底或12月初。2026届毕业生可报考2026年国考,岗位占比超65%,税务、海关等系统为招录主力。笔试科目为行测(130-135题)和申论(5道题),副省级与地市级试卷难度略有差异。 -
省考联考与单独招考(2026年1月-3月)
多省联考(如山西、湖北等20余省份)通常在2026年3月中旬笔试,题型与国考类似但题量可能调整。北京、上海等地区单独招考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进行,建议国考后优先报考单独招考省份以增加机会。 -
选调生(2025年9月-2026年3月)
定向选调生集中在2025年9-11月,普通选调生多在2026年2-3月。要求985/211高校、党员或学生干部身份,竞争压力低于普通省考,且晋升通道更优。 -
事业单位联考(2026年3月、11月)
上半年联考在3月底,下半年在10-11月。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满分各150分。师范、医学类专业考生可重点备考。 -
三支一扶/特岗教师(2026年4月-7月)
三支一扶各省公告集中在4-6月,考试多在公告发布当月;特岗教师笔试在6-7月。部分省份期满转编,适合作为备选方案。
应届生需以国考为优先级,同步关注省考和选调生,避免时间冲突。备考建议从大三寒假(2025年1月)启动,分阶段强化行测、申论模块,利用粉笔模考和真题训练提升应试能力。错过2026年应届身份将大幅增加竞争难度,建议早规划、多尝试。